• 武术史话在上海-刘刈

    当时曾在市体育局史志办公室工作,适逢上海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组成立,约我和体育宫周元龙、王钦明、李道立等同志参加工作,通过访问、查阅申报等报刊,因而对上海的武术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 上海的拳师多,不同类型的拳种必然亦多,一般说来每一拳种都有各自的系统,有理论、有套路、有拳法、有器械、有对练,有些拳种其套路有数十个或上百个,真是流派纷呈,繁花似锦。 经过两年多的普查登记工作,查阅...

    时间:2024-12-31
  • 武术动作雅称漫话-武汉

    我国的武术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动作、风格、内容在不断的变化,动作的名称也不断地美化、形象化。打一拳,踢一脚,一转身,一跳跃,一行步,都要用极简炼而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如弓步冲拳、马步架冲拳、前蹬腿、倒踹腿等,都能比较确切地表 达每个动作的含意,而且通俗易懂。但是武术家们往往不单纯这样称呼,而用富有诗意、美妙动听的词汇或用极其优雅的成语来表达。如上举拳这个动作...

    时间:2024-12-31
  • 武术八法谈

    武术界流传着许多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拳谚。它是练武、用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说理性。对从事武术活动的人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武术八法,是指武术运动的八种主要技术方法,即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由于手、眼、身法、步是外显的,故称外四法;精神、气、力、功是内在的,故称内四法。外四法表现武术的“形”,内四法表现武术的“神”,内外合一,就体现出武术“形神兼备、以形显神...

    时间:2024-12-31
  • 正确认识中国武术-孙天民

    武术是冷兵器时代人们相互征战的产物,是人类在实战中逐渐探索出来的格斗方法和技巧,进而渐次演化成今天武林中的各拳种多门派。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浓厚的华夏文明传统,其中不仅包含实用技能训练的方式、方法、技击原理与实践、强身健体的等等,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 从技击方面讲,武术在我国的各个朝代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武器的相继出现...

    时间:2024-12-31
  • 截拳道腿法实例

    我们知道,习武的最终检验标准是看其搏击能力如何,我们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武术 基本功和技术动作后,重要的就是能将所学用在实际当中。在此,我为大家例举几组经过笔者常用、并效果较好、技术组合简单直接的战例,同时配以攻击要诀和练习方法予以讲解,供习武者参考: 一、主动进攻战例 1、敌我双方对峙(见图1),我前手拳突然向敌面门虚晃,用假动作迷惑对方(见图2),在敌对我之前手拳发生反应的一刹那...

    时间:2024-12-31
  • 寸拳的原理

    李小龙曾说过,不管你学习任何武功,如果它不能迅速击倒对手,就没有任何实战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体格好、意志又坚强的西方格斗者,用拳在瞬间入里透内地痛击他们远比击倒他们更具威胁力。毫无疑问,在格斗中击败或击倒对手的时间愈短,则自身的安全性就越高,这就意味着你的技术必须精简、直接,亦即讲求效率,而“寸劲拳”则又正好符合这一原则。李小龙宗师就这样从实战出发,并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

    时间:2024-12-31
  • 军警搏击摔法

    1、夹颈过背 双方由实战姿势开始(以下均同)。甲以左直拳击乙头部,乙右臂格挡甲左前臂(图1-1);左臂由甲左肩上穿过后,屈臂夹抱甲颈部,身体右转同时右脚背步与左脚平行,两脚屈膝,左侧髋部紧贴甲方前身(图1-2);两腿蹬伸,向下弓腰、低头将甲背起后,向体前摔倒(图1-3)。 要点:夹颈牢固,转身背步要快,低头、蹬腿协调有力。 2、插肩过背 甲用右摆拳击打乙头部;乙立即向前上步,右闪身...

    时间:2024-12-31
  • 从孔子思想看传统武术的继承-肖峰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如今社会发展了,人们追求时尚,流行快餐式文化,民间传统武术落后了、不实用了,是无用的、没出路的“屠龙之技”。的确,传统武术的精华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逐渐只能从小说《逝去的武林》中寻找了。当今社会中武术所处的困境,使人不由联想到在孔子周游列国用毕生精力推广他的主张却四处碰壁时,人们也是认为他的思想、行为是与时代潮流不符的“复古”,陈蔡之围甚至使孔子及众差点饿死。今天拿孔子的思想...

    时间:2024-12-31
  • 中国古代武术步法训练

    中国传统武术的步法训练决不象现代搏击(如散打、拳击和泰拳等域外武术)的步法训练那样简单。现代武术的步法要求是轻快、灵动、飘逸,讲究的是能快速的躲避对方的打击即可。而 在刚开始练习步法时不要太讲究“摇臀荡胯”,但是“后驱逆行”、“突发立止”却是必须要从训练的开始就要重视的!刚开始练习步法就要高度重视“节奏”的训练!当“节奏”的时值达到自身的极限后,什么“突发立止”、“后驱逆行”...

    时间:2024-12-31
  • 中国古代武举考究-王春华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清代武举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才,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 为了提高应试武举人的素质,更好地实施武举制度,封建国家还创办了“军事院校”——武学。武学始建于唐元年间...

    时间: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