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拳重要传人崔瑞彬
崔瑞彬,意拳第三代主要传人之一。1949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深县,汉族,大专文化。自幼好体育,尤其酷爱武术、摔跤。1968年,接触并开始习练意拳。1972年10月,拜在著名武术家姚宗勋先生门下,从学意拳。深蒙姚老厚爱,得其倾囊相授,是姚老门下的佼佼者和最得意的之一。 注重实战,曾先后与国内外许多名家好手交流切磋,以其精湛的功夫与高尚的品德折服对方。治学严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于师表...
-
形意拳名家宋光华先生
宋光华,名东升,祖籍北京大兴县,1932年生于山西太谷县朝阳道宋家大院武术世家。其父宋铁麟(1885-1978年),是名扬天下的武术大师,系宋氏形意拳开派宗师宋世荣(1849-1927年)之侄、宋世德(1857-1921年)之子,人称“宋老铁”,功深惊四海,威名贯中外。 宋光华先生幼承庭训,随父学练弹腿、长拳及家传形意拳,兼习太极、八卦等艺。人尽皆知,绝艺颇丰的宋家授徒极严,传人虽少却个个出色...
-
形意拳八卦掌名家武林逸事
董海川先生为八卦掌开宗立派者,被清廷肃王爷招进官府,在京师“御国术馆”教谕,传授皇家护院的兵丁及八旗子弟们武艺。董海川先生的八卦掌技艺声名赫赫,威名华夏,但他仍不满足,在学习形意拳的优点。 已经名震大江南北郭云深先生也自觉不足,随时注意吸取拳种的长处。后来,二人相遇并切磋、交流。两人你来我往如走马灯,出手令人眼花缭乱,进退旋转,脚底生风,看得人们心惊肉跳。二人每天比试两场,连战三天,难分胜负...
-
山东七星螳螂拳武术名家钟连宝(图)
钟连宝师父,山东烟台人,自幼酷爱武术,自1953年7月起拜林景山老先生为师学习七星螳螂拳。在林老先生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数十年的刻苦训练和潜心钻研,钟师父出色的继承和发扬了林老先生的拳法风格和技击特色,曾多次在全国及省市级的武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多次在各类比赛中任裁判、裁判长。如今,钟师父正不遗余力地推广和传播着七星螳螂拳,为挖掘整理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付出着艰辛的努力。 秉承师艺...
-
尹式八卦掌名家唐振生组图
尹式八卦掌为八卦掌主要流派之一。尹福为董海川杰出,武功高强,享誉武林。 尹式八卦掌之特点在动作上讲求手似流星、脚似钻,腰如轴,身似龙,眼似猴,颈似熊,换式似鹰翻。在步法上要求踢、趟、扫、扣,膝要放松,趾要抓地,与通常练法有显著区别。步法主要有,大掰步、小掰步、卧步、扣步、虚步、横步、撤步、仆步。在掌型上为虎型掌、龟型掌、剑指掌、鸡爪掌、牛角掌、猴型掌、鹰爪掌、柳叶掌为本门独特的八掌型...
-
寻访北少林武术传人(图)
商宝良在自家院子里指导小孙子练武 公乐亭村的少年在练商氏少林武术 不久前获悉,位于盘山东麓的北少林寺遗址将以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名义恢复重建。这一消息让蓟县的一个小村庄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这里正是北少林武术——商氏少林武术的创始人商仕芝的故乡。 如今,这个武术之乡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故事?商氏少林武术是否还在传扬? 不久前,笔者来到蓟县公乐亭村,见到了商氏武术第六代传人商宝良先生...
-
宝鼎的形意拳和刘新吾的盘破手
宝鼎(1865~1942)生于陕西长安,考取过武秀才。后辞亲远游,从师著名河南形意拳大家安大庆,终成国内闻名的形意拳大家。 宝鼎遍游四方,靠卖艺、保镖维生,又入清军历任武职。光绪二十八年(1901),他随清军入川任千总。清光绪三十年,成都皇城坝民房失火,总督赵尔丰下令:“有人能掀倒风火墙灭火者重赏!”宝鼎奋不顾身,烈火中用形意拳内力勇猛推倒风火墙。灭火立功后他升为管带(统辖一营)...
-
宝岛放大看的少林弟寺子---林胜杰
央视网消息:具有一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少林寺,“拳以寺名,寺以拳显”,早已饮誉天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习武爱好者慕名前往。今天的宝岛放大看,我们带您认识小子林胜杰,同样因为着迷少林功夫,从来到少林寺拜师学艺,终于学成了少林绝学之一的铁头功,让我们一同来倾听林胜杰心中的少林。 和在少林寺长大的小沙弥不一样,林胜杰在念高中、考大学,几乎和所有的年轻人经历相同;但在念高中时...
-
太极拳高手吴鉴泉先生轶事图文
一日,吴鉴泉先生在北京朝阳门外茶馆同友人吃茶。隔壁是马贩子大院,见有一匹马被铁链锁了。问他们为什么锁着,马贩子说:这个马闹手,无法上鞍。吴鉴泉先生说:“你们放开,我来给你训练”马贩子说“马要跑了要你赔;你要是受伤我们不负责”吴鉴泉先生说“那是当然”马贩子将马放开,鉴老一手抓鬃,一手用马鞭打马,此马直立,乱踢乱跳,围城跑了一周,约40余里,满身大汗,马力已疲,始降服人管...
-
太极拳始祖陈王庭传奇逸事
陈王庭公,明万历中期--清康熙年间(约1600-1680年)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的第九代人。祖名思贵,陕西狄道县(今甘肃省属)典史①。父名抚民、征士郎②。他本人究竟作过皇朝的什么官,是没有专文记述的,所以近些年来对这个问题曾发生过这样那样的不同议论。现在以下述三个资料为依据,把这个问题进行一番科学分析,作个不肯定的肯定。 一、根据陈氏宗谱记载:王庭、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又为文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