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功夫的开封武林之星

“金枪”徐文炳

当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赞叹:“这徐宁的金枪法……端的是天下独步。”谁料,在后来的开封又出现了一位“金枪”徐文炳,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

徐文炳生于1887年,开封西郊小楼村人。自幼师从镖师阎振海习练八卦门拳械,尤擅大枪,有“金枪徐文炳”之誉。曾任河南省国术馆教练兼开封五区六队国术总教练。他对中华武术的重要贡献是,把“八式”拳定为母拳,强调反复精练,故河南武术界称此流派为“八式门”(即徐门)。徐师的拳械理论和实践造诣颇深,该门传授的拳械、对练套路达百余套。

徐文炳曾任河南国术代表团团长,率团赴南京参加第五届全运会和第二届国术国考。又任河南国术馆副馆长。在汴组织“河南国术研究会”,授徒数千。时我省5次打擂中,“徐门”流派考取“武士”及获优胜者达87名。

“神手”孙明

1938年6月,开封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日军听说这里一位叫孙明的武术家功夫了得,想让他任日军武术教官,被孙明严词拒绝。日军怒羞成怒,派宪兵队抓他,孙明大怒,发狠招打翻数名鬼子夺枪而逃,后被抓囚禁,经全力营救方得脱身。孙明疾恶如仇的品性令人钦敬。

孙明生于1896年,幼从武林名家徐文炳练八式拳,跟琚洪恩、薛阴美学太祖门拳术,又投李景舜门下学少林功力拳。曾参加冯玉祥国民军并任大刀队队长约3年。李景舜去世后,他为功力门第二代掌门人,在汴设武场传艺。其拳械等近80套,使功力门成为颇有影响的门派。1946年秋孙明去南京参加散打比赛取胜,名震武林。其“大板凳战枪”、“油锤灌顶”和软硬功久负盛名,被少林寺方丈释德根誉为“神手孙明”。后应邀到长胜刀山班传授武功。

孙明曾任开封市武协常务理事、市体委武术教练。其有刘文、石秋芳、付金奎、王贵生、阎凤歧等。阎凤歧的武和平曾任开封市公安局局长、开封市副市长,后任宣传局局长。

技冠群雄的薛书元

开封武林不乏文武兼备的名家,如徐文炳、卢问渠、常振芳等,而有“首名武士”之誉的薛书元是其中之一。薛书元1907年生于开封西小阁,父亲是炮拳高手,他自幼随父习武,师从镖师王克力苦练大洪拳,又入冯玉祥国民军从苗凤山学武。黄埔军校毕业后入河南省国术馆,得摔跤名师李义三真传,并随徐文炳练八式拳,跟焦润田学弹腿等,参加河南省第四届国术省考,他技冠群雄,获“首名武士”称号。

1934年,薛书元撰写的《小八式》、《国术操》等石印发行,给武林留下宝贵财富。抗战时他应聘在别廷芳部任武术教官,后为开封市武协顾问。他风度儒雅,为人谦和,精心传艺,深受后学钦敬。

身怀绝技的

功力门名家刘文

70多年前,开封发生一件趣事,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那天,一位壮汉推着装8桶水的水车从大相国寺欲送往马道街一理发店。因正修马路不许他通过,壮汉问,人过去行不行,应许,壮汉双臂发力竟把水车端起来走过正修的路段,目睹者齐声为其神力喝彩。这位壮汉就是刘文。他1910年生于开封市,早年师从“神手”孙明练武,因特别用功,深得师祖李景舜喜爱,将其绝顶功夫授之。后他在省国术比赛上获“武士”称号,在武昌散打和摔跤比赛中获两项冠军,在鄂、豫等省国术比赛中获散打冠军,又在重庆获摔跤亚军。

刘文桃李盈门,其楚家喜、于俊杰曾获省、市摔跤比赛第一名。其第四子刘金生是摔跤高手,获西宁全国摔跤比赛亚军、保定和呼和浩特全国摔跤比赛季军、省五届运动会90公斤级冠军。上一页12下一页

标签: 武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