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侠者形意拳名家布秉全

早就有采访布秉全先生的想法,具体脱星在2000年,其实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布秉全先生的父栾布学宽先生留有一缕美髯,而布秉全先生无论在何煤体亮相都戴着一幅墨镜。

如果二者割裂开,似乎都说明不了什么,可二者结合起来就让人感觉布家人的传奇了。当然,我知道布学宽先生在近代中国武术史上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不仅因为他继承和发展了车毅斋流传下来的形意拳功夫,更因为他的侠肝义胆可圈可点。而且我也知道,布秉全先生是布学宽先生的九子,与其父年龄相差七十载,幼承家学,虽在山西大学主攻了六年的“西洋文字”,说得一口道地的“伦敦音”,却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精通武学,著有多部武学巨著,可谓学贯东西。我第一次知道布秉全先生,就是因为读了他编著的“武功秘笈”。布学宽、布秉全父子的传奇,涂抹着浓重的神秘色彩,怎能不勾惹着我去接近他们。

五年时光匆匆而过。当我终于踏上开往山西的火车,与布先生的距离越来越近时,我忽然感到激动,同时又有几分不安,心中描绘着布先生,猜测着这次采访所将面临的压力。因为,在此之前,我与武术界一些颇有资历的人物谈起过布秉全先生,这些大家们无不敬重“九爷”或是“九伯”的人品。一声声“九爷”,瞬间为这位每日出入于政府机关、温文尔雅的布先生增添了一抹江湖色彩,更让人感觉到他的高深。

终于踏上了太古县的土地。当三轮车把我载到“尚贤居”门口,布秉全先生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时,我一下愣住了,眼前这位风度儒雅、和蔼可亲的老先生就是“九爷”?布先生的“尚贤居”古色古香,典型的四合院却记录着不平凡的历史,正房门口的一块普通的石碑是道光年间的。

“这里不是我家的老宅子,老宅子比这里大得多,我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年都有很多武林前辈来我家,给我父亲拜年,院子里一二百号好汉给我父亲磕头。”布学宽先生生前显赫一时,独领数十年,对山西乃至全国形意拳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贺龙元帅在山西视察时曾与布学宽先生谈武论道。

“九爷”端来茶和一盘枣子。“山西的枣子很有名,也很好吃,尝尝。”

我吃了一口枣子,“很甜”,心中的紧张情绪也荡然无存,开始“琢磨”起布秉全先生。布先生中等身材,虽已年近六旬,却身体健壮,动作敏捷,饱满的天庭,大大的眼镜,浑身的书卷气都让人很难将他与武术联系起来。

“看我不像练武的?其实我父亲也未希望我在武学方面有多深的造诣。可是出生在武术之家,耳濡目染,不对武术产生兴趣很难。”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签: 武林人物